有著2000多年建城史、400年建都史的沈陽,是座因水而得名的城市。從古老的打井吃水的生活方式到擰開自來水龍頭,沈陽自來水發展經歷了從拓荒到巨變的歷史進程,一座城市自來水的發展史也是一座城市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。
1904-1905年,日俄帝國主義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利益,在中國東北大地上進行了一場強盜戰爭,沙皇俄國戰敗,依據《樸次茅斯和約》,日本取得南滿鐵路的路權。1912年,為方便居住在沈陽附屬地的日本人生活用水,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開始修建千代田水源,1915年修成通水,由此拉開了沈陽城市供水的序幕。
1933年9月,偽滿洲國奉天市政公署成立自來水籌備處,1934—1936年6月,自來水籌備處建成萬泉水源地。萬泉水源由范先鼎先生設計,這是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施工的水源地,也是沈陽市政供水之始。到1945年日本投降,先后建成了太原一、太原二、民生、北陵、百鳥、砂山、鐵西等水源地,日供水能力6.2萬立方米。
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,國 民 黨政府接管了供水設施,統一管理市政水源、供水設施、供水生產。1946年11月11日,沈陽市自來水管理處成立。因遭受戰爭創傷和疏于管理,造成原有水源幾乎處于癱瘓和半癱瘓狀態,10處水源日供水量僅能維持2萬多立方米,比供水最高年份的1943年減少4.38萬立方米,降低了62.1%,只夠7.8萬人用水。
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,以陳云同志為主任的沈陽特別市軍管會制定了五條措施,為節約用水,其中一條措施要求所有入城人員不得使用抽水馬桶廁所。按照軍管會“關于對工廠企業只派軍代表”的接收方針,于11月3日派軍代表王知一同志接收了自來水企業。王知一同志當即召集全體員工開會,穩定職工思想。要求全體員工堅守崗位照常上班,安心工作,抓緊對供水設施的維修和搶修工作,保證在現有條件下的正常供水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會后發給每個員工10000元(舊幣100元=新幣1分錢)。
1948年11月6日,沈陽城市自來水供應全部恢復,同年11月20日沈陽特別市政府建設局成立,接管自來水廠。1949年2月17日,沈陽特別市水道廠成立,經營管理城市供水、排水業務,有職工 280人,同時建立了黨支部,由軍代表黃積云任廠長兼黨支部書記。在此期間,沈陽的供水事業,為保證城市經濟發展,支援全國的解放與建設等方面,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1950年3月6日,水道廠改為自來水廠,有職工322人。那個時候,供水人才、設備極度匱乏,沒有專業的勘探、設計、施工隊伍,全部工程設備就是三件寶——小繩、鐵鍬、大洋鎬。施工人員住在三伏天似蒸籠、數九天賽冰窖的工棚里三班輪換,技術人員則一竿子到底,沒有人計較工作時間,更沒有什么加班費之說。在艱苦的條件下,自行勘探設計施工,開發水源,闖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,成為當時全國唯 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,“開發、利用、保護、管理”城市水資源的單位。
1951年,新 中 國 成 立 后自來水廠修建的第一個水源南塔水源建成通水。到1952年底,日供水綜合能力達到 15.7萬立方米,比1948年增加了2倍以上;日供水量5.7萬立方米,比1948年增加了2.1倍;用水人口達42 萬,比1948年增長近6倍。此后相繼興建了于洪、丁香、工人村、河北、芳士、三好、東工、李巴彥等大型水源工程,為“共和國長子”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經濟命脈、生命源泉。
當世界人民關注的重大事件抗美援朝發生時,沈陽作為抗美援朝的前沿城市,其位置和作用顯得異常重要。自來水人接到上級指示,要在一個月內為剛剛興建的于洪機場修建一條自來水管道。接到任務后,上陣的所有人都拉上行李,干脆吃住在工地。而工地上房無一間,僅支起了幾個借來的帳篷。在塵土飛揚中,馬路和山路被迅速掏開,沒有機械化的基建設備,沒有新的管材,只能挖取原有管道重新使用。幾十年后,老工人們回憶:“那時在工地有很多故事,有人聽說有這樣的工程,帶病自告奮勇上陣,有的把結婚日子推遲了,還有位老人一大早從鄉下趕到工地,非要親眼看看兒子是咋干的不可……”沈陽自來水人就是這樣艱苦奮斗、節衣縮食,30天如期完成18公里供水管線建設。工程竣工后,來接收工程的志愿軍方面有關領導感動地說:“你們為打贏這場戰爭立了大功!”今天的人們也許想象不出當時究竟勞累到什么程度。在那天的慶功宴上,不少工人吃著吃著就在飯桌上睡著了。
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,沈陽供水事業日益發展,1956年1月,自來水廠升級為沈陽市自來水公司,有職工1077人。1992年,建成沈陽市第一座開采地表水水源——大伙房水源。在這個時期,先后建成了黃家水源、翟家水源,對石佛寺水源進行擴建,到2005年底,沈陽市有市政水源32處,全市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能力在全國城市供水行業中位居第6位。1997年8月,沈陽市自來水加壓公司成立,全面開展小區二次加壓泵站的接收管理工作,并對泵站進行建設改造,提高小區二次加壓供水服務能力。
2008年5月沈陽水務集團組建,開始全面履行全市供、排、污生產運營及自備井日常管理和水資源費收取職能。
1915年至今,自來水已在沈陽城流淌了108個春秋,歷經百年滄桑,沈陽自來水事業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一步步成長壯大。中國共 產 黨領導下的城市供水歷史是沈陽城市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不論是革命、建設、改革時期,還是新時代,沈陽水務事業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以服務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使命,適應沈陽城市水情特點,適應各個時期城市中心工作需要,不斷優化調整供水工作方針思路和主要任務,革故鼎新、攻堅克難,努力實現供水事業高質量發展。
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沈陽水務人正是以水的品德致力于城市供排水事業的發展,甘于奉獻,目標堅定,百折不回。如今,水務集團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供水服務保障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。沈陽市街管網4224公里,供水服務面積744.6平方公里,先后建成11座水廠,地表水日供水能力已達240萬噸,完成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的轉換。通過改革管理模式、開展專項整治、組建二供中心,漏損率已降至19.20%,創歷史最 佳水平。在營商環境全國涉水指標評價預排名中,集團已從第40名躍升至第 18名,完成了市委、市政府下達的爭先進位目標。目前,集團供水保障能力、漏損率、制水成本在東北副省級城市水司中處于領 先地位。通過綜合改革涅槃重生的水務集團,將不遺余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,努力建成全國一 流水司,為沈陽全面振興新突破展現更大作為、貢獻更大力量。
來源:沈陽水務 中國給水排水
聲明: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作行業分享,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。